夏天,由于奶牛饮水量的增加和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,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下降。很多奶牛夏季产奶的乳脂率一般在3.2%~3.5%,比冬天低0.2~0.4个百分点,乳蛋白率2.75%~2.95%,比冬天低0.1~0.3个百分点。粗饲料条件较好的规模牛场夏季的乳脂率波动不大,乳蛋白率在2.90~3.1%,夏季较低的乳成分指标直接影响原料奶的收购价格。
要提高夏季奶牛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,必须从品种改良和饲养管理上入手。可选择经后裔测定的乳蛋白率高的公牛,最好在3.6%以上。对于荷斯坦奶牛,乳蛋白率受品种的影响大于饲养管理因素,乳脂率受饲养管理的影响大于品种因素,尤其是粗饲料的影响。影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饲养营养因素包括:
采食量
增加采食量可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,采食量的增加可使乳蛋白的含量提高0.1~0.2个百分点。高产奶牛(产奶30千克以上)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占到体重的3.0%~3.5%,每天为20~23千克干物质。低于3.0%可能出现牛奶固形物降低。
精饲料喂养
适当精饲料喂量可提高乳脂和乳蛋白含量,过高的精饲料喂量则会导致乳脂率的下降,但乳蛋白的含量可能略有升高(0.1~0.2个百分点)。从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角度考虑,对于20千克产奶量的奶牛日粮中精粗比一般为45:55,25千克产奶量的为50:50,30千克产奶量的为60:40。精饲料随产奶量增加的比例视奶量的范围而定。
粗饲料喂养和长度大小
造成乳脂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瘤胃酸度过高,而瘤胃酸度过高主要是因为精饲料饲喂过量、日粮粗纤维水平不足和粗饲料粉碎过细导致唾液分泌不足。日粮的ADF水平低于19~21%,NDF低于26~28%引起乳脂率下降。饲喂的优质粗饲料(苜蓿和羊草)长度大于100px为宜,低质粗饲料可以短些,一般在2~4厘米,不应低于25px。过细的粗饲料降低乳脂率,乳蛋白水平可能略有提高。
日蛋白质水平
由于目前豆粕价格上涨,为降低成本,许多养殖户和饲料企业减少精饲料中的豆粕比例,有的没有豆粕,精饲料以杂粕为主,主要是棉粕、DDGS、啤酒糟、胡麻粕、葵花粕、菜籽粕以及尿素,蛋白质品质差,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等必须氨基酸,导致乳蛋白率低于2.9%。因此,要提高乳蛋白率必须增加精饲料中高品质蛋白质,对于20千克产奶量的奶牛,精饲料中豆粕的比例不应低于6%。如果添加尿素,最好在产奶2个月以后,比例不超过混合精料的1~2%。
添加脂肪
通常需要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以减少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。添加方法得当,乳脂率略有提高或不变,乳蛋白没有明显下降,产奶量提高。添加不当则可能使乳蛋白含量下降0.1~0.2个百分点。每天喂给6~12g尼克酸可校正因添加脂肪引起的乳蛋白下降。只对泌乳前期(泌乳4个月内)的高产奶牛添加脂肪,添加脂肪的同时将日粮钙、镁的水平增加到日粮干物质的0.95%和0.35%。
添加双乙酸钠
乙酸是合成牛奶乳脂肪的前体,乳中50%的脂肪酸是由乙酸合成的。日粮中添加的乙酸盐进入奶牛机体消化道后分解成乙酸根和钠离子,从而增加体内乙酸的含量,有利于牛奶中短链脂肪酸的合成,提高牛奶的乳脂率,同时乙酸盐可改善瘤胃内环境的酸碱度,给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创造了条件,促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、消化和吸收,提高产奶量。此外,乙酸盐具有防霉、防腐的功能,可保证饲料的品质。研究者在奶牛精料中分别添加0.1%、0.2%、0.3%的双乙酸钠,结果表明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得到提高,其中以添加0.3%组的效果最好,乳脂率提高11.2%,产奶量提高7.9%。
注:日粮粗纤维水平低、低纤维精料喂量过多、粗饲料长度小和粗饲料的喂量不足等均会降低乳脂率,同时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。但不能将此作为提高乳蛋白含量的手段,因为此时牛奶干物质的含量降低,并容易导致消化代谢疾病。
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牛奶中的乳脂乳蛋白本身是非常稳定的,变化很小,由于在夏季奶牛的应激比较大,奶牛浑身出汗,伸舌头,气喘,采食量严重下降,一些大型乳业养殖公司近些年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,如建设奶牛洗浴中心,很好地解决了夏季奶牛的热应激问题,既避免了产奶量的下降,也保证了牛奶成分的稳定,保证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、舒适的条件。
防止牛奶成分变化,一般采取以下措施:
1.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喷淋加风扇,牛舍四周做好隔热设施。
2.提高日粮的浓度,提供优质粗饲料。减少或不用低浓度饲料
3.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和抗热应激预混料添加剂。
4.调整发料时间、次数和比例。有条件的牧场可以增加1次发料;调整发料时间,尽量避开高温时间;根据每天温度变化和牛只食欲调整发料的比例。
5.防止奶牛挑食,以免出现瘤胃酸中毒。
6.采食剩余物不可再喂奶牛,根据剩余饲料的数量,分析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并补充采食。(来源:奶牛健康养殖)
网站:www.hebeidire.com ©2024 版权所有:给大家科普一下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(2024已更新)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